來源:來自網絡 2009-07-04 19:14:46
趣味美術教育通過激發(fā)幼兒的繪畫興趣,安排富有趣味性的教學內容,以教師兒童化的語言,以及為幼兒提供各種作畫材料等發(fā)展創(chuàng)造性思維;改變傳統(tǒng)教學模式,創(chuàng)設情境文學滲入,促進創(chuàng)造思維的發(fā)展;通過多看、多想、多講、多畫,為幼兒提供創(chuàng)作小天地等方法,樹立幼兒的自信心,培養(yǎng)其觀察能力、表現能力,發(fā)揮幼兒的想象力、創(chuàng)造力。經過這幾年來教學的實踐,我摸索出了一套以趣味美術為主,有利于激發(fā)學生創(chuàng)新能力發(fā)展的教學策略。
一、激發(fā)幼兒的繪畫興趣
1、教師語言兒童化、富有童趣
上課時,面對一張張稚嫩的小臉,老師應該用最好聽的聲音對幼兒說話,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跟孩子交流。如果老師用些孩子聽不懂的專業(yè)術語來給孩子們講解知識,那么,孩子當然不會對這種缺乏童趣的語言感興趣。當然孩子們也就不會積極的去配合老師了。比如《美麗的小花》這節(jié)課,孩子們涂顏色時,我發(fā)現有個孩子沒有涂勻,有的地方空著,于是,我就用故事性的語言對他說:“你給小花畫的衣服怎么破了?下雨好冷!”孩子聽了馬上把小花的衣服補好了。還有個孩子不小心把紙涂破了,他告訴老師:“是我小心把小花衣服弄破的。”“不要緊,老師幫它補好。”有個孩子只畫了一朵小花就不想畫了,于是,我問:“咦,這朵小花怎么自己在這里,連個朋友也沒有,快幫他找個朋友吧。”孩子聽了馬上動起了畫筆。再比如學習對比色時,老師是這樣告訴孩子的:“你們看,紅色與黃色是好朋友,他們在一起很漂亮。”接著就有孩子告訴我:“我看著黃色和綠色也是好朋友,他們在一起很好看。”
因此,老師應該用兒童化的語言跟孩子交流,進行繪畫指導。這樣不但孩子對這節(jié)課感興趣,而且知識也會掌握得更輕松、更牢固,從而才能更好的發(fā)展幼兒的創(chuàng)造力。
2、有趣味性的教學內容
孩子總是對有趣的東西感興趣。因此我們應該從孩子出發(fā),選擇有趣的東西教給他們。讓他們在輕松愉快中學到知識,促進其創(chuàng)造力的發(fā)展。
因此,我們要選擇趣味性的內容。比如前段時間進行的手工《小兔》,一個小小的西紅柿,經過孩子們的拼切,就變成了一只活潑可愛的小兔,多神奇呀!平時孩子很少碰到刀子等危險物品,而這次卻終于可以練習使用刀子了,孩子當然快樂的不得了;再就是油水分離《水中花》、《魚骨》,先讓孩子用油畫棒在紙上畫幾朵小花,然后用水粉涂色。涂色時讓幼兒大膽地蓋過花朵。這時,孩子們會驚喜的發(fā)現,花朵竟然神奇般的又出現了。瞧,看似簡單的一個活動,其實孩子從中既學到了使用扁筆來涂色這個技能,而且知道了“油水分離”這個現象,最重要的是孩子體會到了作畫的樂趣。
3、教學內容及畫種多樣化
(一)繪畫
通過各種不同的繪畫工具、特別的材料及表現技法,來激發(fā)幼兒繪畫興趣。比如:長形畫、棉簽畫、印章畫、刮畫、染紙畫、蠟筆水彩畫、水粉畫(油水分離等)、砂紙畫等。(二)手工
教給幼兒運用不同的手工工具和材料,制作出各種各樣的手工作品,來提高幼兒手工技能,發(fā)展幼兒的創(chuàng)造力。如:剪紙、泥工、小制作等。
(三)作品欣賞
幼兒通過欣賞貼近生活經驗的各種名家及同伴的趣味美術作品,從而提高對美的觀察力、感受力、初步的評價美術作品能力,從而達到再創(chuàng)造。
相關推薦:
小升初試題、期中期末題、小學奧數題
盡在奧數網公眾號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,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